鹿港地區有三間媽祖廟。


年代最久的是原建於明末清初的鹿港天后宮,格局最大,也最有名,信徒遍布全台,全年香火鼎盛,為三級古蹟。


鹿港天后宮最有名的是那座湄洲開基媽祖「二媽」金身,是台灣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由鹿港天后宮分靈而出的有北港朝天宮、麥寮拱範宮、朴子配天宮、彰化天后宮等海內外兩千餘座。尤其是湄洲開基媽祖「一媽」毀於文革之後,「二媽」的歷史價值就更加重要。


明清朝時代,大陸人過黑水溝移民台灣,船上一定要帶著媽祖神像或者香包保平安才會心安。施琅平台時,為了軍隊的安全,恭請湄洲媽祖開基二媽護軍渡海,平台後班師回朝,他的侄子施世榜感念媽祖,因此懇留神像留在鹿港,供奉在原有的媽祖廟之中。雍正3年,施世榜獻地,才將媽祖廟遷到現址。





三川殿室內空間,有一美麗精緻的八卦藻井。



八卦藻井由24組斗拱組砌而成(龍山寺是16組)。每一邊都有八仙人物造型。


第二久遠的就是康熙23(1684)福建興化府人移民台灣帶著媽祖香火來台建立的人群廟「興安宮」
所謂人群廟就是指大陸原鄉的某一群人移居台灣時共同建造的廟宇,鹿港有三間人群廟,分別為興化人的興安宮、潮州人的三山國王廟以及南靖人的南靖宮(拜關公)。
興安宮因為屬於人群廟,所以香火不是鼎盛,格局不大,僅單開間二進一院,仍然保留原有的風貌。三百多年的歷史,列入三級古蹟。



第三座是「敕建天后宮」,又叫新祖宮(鹿港天后宮則稱為舊祖宮),為官方祭祀的媽祖廟。


乾隆54年(1786)發生林爽文事件,隔年乾隆命令大學士福康安渡台平亂,水師安全抵達台灣,感念媽祖,因此奏請乾隆,賜金於府城及鹿港敕建天后宮,鹿港的天后宮得金一萬一千餘元,另由鹿港首富日茂行林振嵩出資四千八百元興建。


敕建天后宮的三川殿已遭盟軍炮火損毀,民國84年另在廟埕前方興建一座牌樓。廟埕有一道石板御路,為當時文武百官進入廟宇的步道。



廟埕旁邊有四座重建碑


牌樓前面有一座下馬碑,這座下馬碑是93年管委會新建的,採「龍生九子」中的贔屭的造型,碑上刻著漢文及滿文「文武官員至此下馬」。(贔屭又叫霸下,形狀像烏龜,背上載著重碑,為九子的老大;九子就是霸下、螭吻、蒲牢、憲章、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aucip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