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再度玩玩HDR
     在往惠蓀林場的路上, 晨曦美的讓人陶醉,
     高反差的景物無法以一般拍法顯示出它的美
     +-2EV再加一張正確曝光構成這張照片
     跟原景像相差不遠了。


2.
台灣有一種蕨類很稀有,主要分布在惠蓀林場的杜鵑嶺步道的坡地上,
是惠蓀林場的代表性質植物之一。
由分布來看,蘇鐵蕨多存在於演替前期的森林中,
即將進入演替中期的森林尚可發現較大植株的蘇鐵蕨,
森林演替一旦達到成熟鬱閉的階段,蘇鐵蕨即遭到淘汰而消失


我來到惠蓀林場的杜鵑嶺步道 ,只為了一睹這種稀有的蕨類植物
想不到這些坡地的蘇鐵蕨數量還不少呢


3.
就在步道邊坡生長這種蕨類。



蘇鐵蕨長相狀似蘇鐵  因而得名



較大植株也有很像蘇鐵一樣直立的主幹莖



屬於烏毛蕨科蘇鐵蕨屬
一回羽狀複葉  葉片呈長橢圓形  60~100cm



羽片線形  長7~12cm  寬1cm  有鋸齒緣
有一個特徵是羽片基部略呈心形。
葉脈很漂亮
在羽軸兩側有歪斜的三角形網眼,網眼外有游離脈。
孢子囊位於三角形網眼之脈上,無孢膜。
可惜忘了拍孢子。



4.
在拍攝蘇鐵蕨時跳出一隻小蛙
看看它眼後黑色菱形斑  可以知道它是梭德氏赤蛙



5.
根據孢子的型態   猜測這應該是鱗毛蕨的一種





6.
從杜鵑嶺步道走向湯公亭,途中遇到一群台灣藍鵲。
很幸運的,這三隻藍鵲正在商量國家大事,並沒有很在乎我的出現
因此我可以靠近它們,輕鬆地拍到這張照片。



7.
每年的春季在野外走動,我會特別觀察一下小葉桑的葉子。
小葉桑除了是蠶寶寶的美食之外,還是台灣春天五蝶之一的絹蛺蝶(黃頸蛺蝶)的寄主食物。
絹蛺蝶一年一世代,成蝶出現於每年春天,幼蟲以桑葉為食, 七月化蛹,以蛹度冬,隔年春天化蝶。
通常幼蟲會將桑葉捲曲築巢,平常在巢內休息,餓了會離巢到遠處的桑葉取食。


剝開捲曲的桑葉就可以看到裡面休息的幼蟲
很可愛吧



8.
這種懸鉤子   等我學會了再來寫吧


小蜜蜂也愛懸鉤子



9.
我的標記出現了
端紅蝶為大自然裡快速的飛行器,很難拍的,
還好有拍到一張。



10.
這隻稀有的弄蝶跟下面那隻黃襟蛺蝶都有很強的領域性,
不僅會驅趕其它的蝴蝶,還會互相追逐。
首拍  
碎紋孔弄蝶(達邦褐弄蝶)



11.
吃柳樹的黃襟蛺蝶(台灣黃斑蛺蝶)



12.
吃豆葉的豆環蛺蝶(琉球三線蝶)



13.
圓翅紫斑蝶



14.
小環蛺蝶(小三線蝶)



15.
異紋帶蛺蝶(單帶蛺蝶)




16. 
幻蛺蝶雌(琉球紫蛺蝶)



17.
紫日灰蝶雌(紅邊黃小灰蝶)





18.
斯氏絹斑蝶(小青斑蝶)



19.
雙標紫斑蝶(斯氏紫斑蝶)



20.
小紋青斑蝶



21.
酸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aucip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