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有一項從龍到獸的特展,從3月底持續到9月底,一直想去看看,但這期間我太忙了,差點誤了檔期,9月終於找到時間走了兩趟,感覺非常棒。

IMG_2656.jpg

 

 

     展覽分成兩廳,第一廳展出的是甘肅恐龍,看完巨龍後,解說員再帶你到第二廳觀獸,獸的化石分成現代哺乳類與古代哺乳類,整個展覽的精華聚焦在和政古代哺乳動物化石,讓人大開眼界。  

    和政縣的位置在中國大陸甘肅省南方,處於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交會帶,氣候乾燥、土壤貧瘠,然而在1萬年到3000萬年前,此地卻是河流湖泊蜿蜒交錯之地,孕育大量的植物與哺乳類動物,形成後來的化石。

    此地化石的年代涵蓋有2800萬~1800萬年前漸新世晚期巨犀動物群、1500萬~1200萬年前的中新世中期的鏟齒象動物群、1000萬~7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三趾馬動物群以及200萬年前更新世早期真馬動物群

   

地質年代參考單位百萬年

古生代

 

寒武紀542.0±1.0

奧陶紀488.3±1.7

志留紀443.7±1.5

 

泥盆紀416.0±2.8

石炭紀359.2±2.5

 

 

二疊紀299.0±0.8

 

 

中生代

三疊紀

早三疊世251

0±0.7

中三疊世245.0±1.5

晚三疊世228.0±2.0

侏儸紀

早侏儸世199.6±0.6

中侏儸世175.6±2.0

晚侏儸世161.2±4.0

白堊紀

早白堊世145.5±4.0

睌白堊世99.6±0.9

 

新生代

古近紀

古新世65.5 ±0.3

始新世55.8±0.2

漸新世33.9±0.3

新近紀

中新世23.03±0.05

上新世5.332±0.005

 

第四紀

更新世2.588±0.005

全新世0.011700

 

 

 

 

1. 巨犀動物群 (漸新世晚期  距今30mya)

    展覽處沒看到化石,但從示意圖可以看到巨犀比現在的長頸鹿跟大象還高大,高超過7公尺,重可達15公噸,是體體型最大的陸生哺乳類動物,生長在3000萬年前溫暖潮濕的森林,以柔嫩多汁的樹葉樹枝為食。

    記得在BBC的與野獸共舞看過。 

  IMG_2736.jpg

 

 

2. 鏟齒象動物群  (中新世中期 距今15- 12mya)

   上次展出長毛象時有去看,還做過筆記,當時的記下的筆記如下表。

 

長毛象

非洲象

亞洲象

肩高

2.75~3.4公尺

3~3.5公尺

2.4~3公尺

體重

4~6

4~6

3~5

背形

傾斜

鞍形

拱形

頭型

單一圓頂突起

單一圓頂

雙圓頂突起

象牙

上彎且內捲

上彎

略呈上彎

體毛

長且密

非常稀疏

稀疏

耳朵

很小

很大

尾巴

很短

鼻端

單一指形突起

前後各一指形突起

單一指形突起

 

    原始的象由非洲遷徙到歐洲亞洲,最後來到美洲,演化出不同樣貌的古象,包括:

1. 始祖象(始祖象亞目)
2. 下門齒發達且向下彎曲的恐象(恐象亞目)、
3. 上下門齒皆發達且相互交錯的嵌齒象 (乳齒象亞目)、
4. 下門齒發展成平鏟狀的鏟齒象(乳齒象亞目)、
5. 門齒像一把利刃的劍齒象(真象亞目)
6. 身披長毛且門齒捲曲呈纏繞狀的長毛猛獁象(真象亞目)
(包括長毛象)
7. 現代象(非洲象與亞洲象)

 大象的演化blog_頁面_1.jpg  

    現代大象的象牙是由上頷兩顆門牙所形成,在兩邊上下顎各有6顆臼齒,總共26顆牙齒;臼齒的生長方式屬於「前仆後繼」型,前面的臼齒使用磨損完,後面的臼齒再往前生長,5歲時第4顆臼齒長出,13歲時長出第5顆,25歲時再長出第6顆,第6顆臼齒可以使用50年,臼齒磨盡,老象壽命也跟著結束。

    和政地區的古象群是鏟齒象,鏟齒象除了上門牙的兩顆象牙,下門牙也很發達,形成鏟狀,鏟齒象生活的環境廣布湖泊、草木茂盛,因此推測鏟齒象的鏟齒是用來從淺水中鏟掘植物;鏟齒的邊緣很鋒利,可以用來切割樹皮或樹幹

 

鏟齒象骨架,可以看到下門牙遠比上門牙(象牙)還突出。
後面是鏟齒象示意圖,可以看到非常突出的下門牙。

IMG_2715.jpg

 

展出很多完整的鏟齒象頭部化石。
IMG_2711.jpg

 

 

除了鏟齒象,鏟齒象動物群還包括庫班豬、中鬣狗。

庫班豬頭骨化石
IMG_2723.jpg

 

 

3. 三趾馬動物群 (中新世晚期  12-5mya)

三趾馬動物群最多樣,化石數目也最多。

IMG_2696.jpg

 

 

三趾馬動物群當然以三趾馬為代表,
三趾馬  (奇蹄目  馬科  7.78-6.25mya)
因三趾馬每條腿上有三趾而得名(末端是蹄,非趾)。三指馬的趾懸空,行走時不接觸地面,兩側的側趾退化。
三趾馬
起源於北美,1150萬年前進入歐亞大陸,並擴展至非洲,最後於50萬年前在非洲滅絕
所以三趾馬並不是現代馬的直系祖先
IMG_2663.jpg

 

 

三趾馬的蹄與趾,蹄接觸地,趾懸空。

IMG_2664.jpg

 

 

四稜齒象  (長鼻目  嵌齒象科   中新世晚期 7.78-6.25 mya)

下頷跟鏟齒象一樣具有鏟齒,但較小較窄。

IMG_2729.jpg

 

 

最好看的是這隻薩摩獸 (鯨偶蹄目 長頸鹿科 7.78-6.25mya)
薩摩獸聽起來好像很可怕,其實它是一種古代的長頸鹿,自然是一種很溫和的食草性哺乳動物。
薩摩獸首先在希臘的薩摩斯島發現因而得名。
跟現代長頸鹿不同的地方是頸部沒有特別伸長,後肢長於前肢(現代長頸鹿前肢比後肢長)。

(乍看之下,好像霹靂布袋戲黑白郎君的幽靈馬車)

IMG_2666.jpg

 

薩摩獸的想像圖

IMG_2732.jpg

 

山西獸  另一種古代長頸鹿
IMG_2793.jpg

 

 

現代長頸鹿的頭骨
IMG_2794.jpg  

 

和政羊  (鯨偶蹄目 牛科 7.78-6.25mya)
和政羊到目前只在和政地區被發現,是和政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化石。

和政羊的體型跟現代羊接近,但頭骨構造、角的型態跟頸部的特徵比較像現在阿拉斯加的麝牛,因此可以推測麝牛來自亞洲,和政羊可能是麝牛早期的祖先。
IMG_2672.jpg
 

 

大唇犀  (奇蹄目  犀牛科   7.78-6.25mya)

IMG_2675.jpg

 

 

劍齒虎骨架  (食肉目  貓科   7.78-6.25mya)

此為短劍劍齒虎,劍齒虎的特色是其長而彎曲的上犬齒,有如刀劍;下犬齒退化;下頷明顯的頦突。
IMG_2679.jpg

 

 

巨鬣狗骨架  (食肉目  鬣犬科  7.78-6.25mya)

IMG_2706.jpg

 

 鼬鬣狗骨架

IMG_2704.jpg

 

後貓骨架

IMG_2698.jpg

 

斯氏弓頷豬骨架

IMG_2705.jpg

       

 

4. 真馬動物群 (更新世早期  250-200萬年前)

包括埃氏真馬、真貓、披毛犀、短角麗牛...等等

img01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aucip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