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往南快到田尾花園公路的一號省道旁,有一座古宅名叫餘三館,餘三館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築,包括門樓、正身、護龍、軒及門樓,及內外埕,名列臺灣十大古宅之一。整體造型典雅,混合閩南及粵東之傳統建築特色,經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民國七十五年遭韋恩颱風毀損嚴重,近年整修完成已恢復昔日舊觀。宅取名為「餘三館」,乃為紀念祖先「艱難創業,垂留後代,此後蔭澤世代子孫多福、多壽、多子孫」之涵義。



格局


餘三館為私宅,左外護龍為新建,是主人的住宅,前面有一個門鈴,按門鈴後,主人會開門讓你進去,小門進去後第一眼所見之餘三館。


軒亭與正廳
正廳違祭祀祖先神明及招待賓客的地方,空間最寬敞,裝飾最講究。


左內護龍



由軒亭往外看門樓,分隔牆及內埕


八卦竹節窗


分隔牆


軒庭,左內護龍,內埕


右內護龍


簷廊與門樓


簷廊與門樓


由門樓往內照,外埕,分隔牆,內埕,軒亭,正廳,內護龍盡收眼底。
埕是宅第工作或生活的重要場所,外埕著重工作需要;內埕較私密,可以乘涼聊天或者讓婦女做家事,以分隔牆隔開。


外護龍已改建成現代樓房供陳家後代居住


門樓,磚牆,風水池
門樓外面可以停車,風水池邊可以完整將門樓,磚牆,風水池攝入鏡頭。


正廳簷廊兩側牆堵,泥塑「執扇仕女」「白髮漁叟」。已褪色。
右邊有瓶形員光,通子孫巷。


大廳內懸掛「創垂堂」匾額,取「創業艱難,垂留後代」之意。



美美的家訓


屋架形式有三種,包括擱檁式、穿斗式、抬樑式
擱檁式是直接將桁條擱放在牆體上的屋架。
穿斗式是以柱子直接頂住桁條,有些柱子可以不落至地面,但中脊桁下一定有立柱,稱將軍柱。用才較細,民宅常用。
抬樑式式以下層通樑抬上層通樑,用才較粗,柱距較大,室內空間較寬敞,廟宇較常使用。
正廳屋架樑柱為穿斗式


左右共八張太師椅,底下有鎖鏈鎖住,怕被偷。


執事牌

龍形雀替


鳳凰雀替


豎材(上)與吊筒(下)


護龍上之木櫺窗




「執扇仕女」


「白髮漁叟」


正廳「仁者樂山」格扇


透雕員光


軒亭與兩側護龍屋頂共有六個鰲魚漏水孔。下雨時,雨水集於天溝自魚口吐出,非常特殊。


抬樑式屋架。


屋頂是「捲棚頂」


軒亭


通樑


門樓的木櫺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laucippe 的頭像
    Glaucippe

    我的生活攝影紀錄

    Glaucip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