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峽祖師廟建於乾隆34(1769),道光年間因大地震毀壞重新修建


2. 甲午戰爭,清廷戰敗,三峽人以祖師廟為據點力抗日軍,結果日軍屠
殺三峽居民焚毀廟宇,第二次重建。


3. 民國36年,李梅樹發起第三次重建,李梅樹是個畫家,從小喜愛研究
寺廟建築,這次重建特別講究,整座寺廟就像一座美術館,裡面的石
雕、木雕、銅雕,無不巧奪天工、嘆為觀止,蓋到現在仍未完成。



三峽祖師廟為三進九開間的廟宇,成回字形布局。正殿在中間,前殿、鐘樓、鼓樓、東護室、西護室,後殿圍於其邊。
前殿採假四垂式屋頂(歇山頂架於硬山頂),正殿則為歇山重簷式屋頂。後殿尚未完成。

前殿包括三川殿、東門廳、西門廳。


屋脊上有豐富的剪黏裝飾。
三川脊有雙龍搶珠




雕工精細的豎材、吊筒、鳳替及員光。


佛陀、阿難、迦葉尊者



祈(旗)求(球)


()()



憨番



西廳門外的抱鼓石,有一條細緻雕刻的蟠龍。




門神是銅雕的哼哈二將,門神使用銅雕技術,是李梅樹首創。


三川殿的中央有美麗的藻井,低處是方形井,後來轉為八角形,最後變成圓形,裡面的斗拱雀替、獅座個個雕工精美,交織成美麗的圖案。
正殿的藻井是屬於迴旋式的結網大藻井,旁邊四角落還有四個小藻井,非常美麗,可惜正好裡面在誦經,所以沒法拍照,也許要另外找出時間去拍照



東門廳和西門廳一樣有八角藻井,獅座裡面的小球,可以靈活轉動,是一種高超的內枝外葉透雕技巧。






西門廳壁堵,蘇武牧羊、田單火牛陣
看起來好像是銅雕,其實是一種開模印花上塗上金漆。





正殿前的石柱,有雙龍柱、單龍柱、花鳥柱。其中雙龍柱施雕達三層,有雙龍蟠繞八角柱而上。花鳥柱則以百鳥朝梅柱最為有名,裡面老梅盤柱伸展,上面棲息百種鳥類,其中的鳥類還是根據台灣本土鳥類造刻繪。



左為雙龍柱右為百鳥朝梅柱





鍾鼓樓成六角形,位於兩護室之上,東為鐘樓,西為鼓樓,攢尖式屋頂,有三層簷,皆有6條垂脊,垂脊上各有一蟠龍,樓頂為寶塔,有六龍護塔之意。樓內斗拱棟架各費三年才完成。









正殿前的拜亭,有一刻龍石雕,亦為高超內枝外葉透雕技巧。



正殿供俸黑面祖師。





東護室供奉太 陽星 君,旁立執劍的南方增長天王與手托琵琶的西方廣目天王。西護室供奉太陰娘娘,旁立以手執傘的北方多聞天王及握蛟的東方持國天王。四大天王護手,代表風、調、雨、順的意思。




中間為圓形太極圖,裡面有兩隻魚,太極外有四隻螭龍,外面形成八邊形,八邊形外有四隻蝙蝠。


代表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另有賜福之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laucippe 的頭像
    Glaucippe

    我的生活攝影紀錄

    Glaucip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