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去過美濃,當初看的是客家文物,美濃特產....比如紙傘、藍杉、東門、水橋、菸樓、夥房、伯公、白馬名家、敬字亭、鍾理和紀念館。
這次去又多了一個花海可以欣賞,據說因為花海的關係,美濃今年過年6天湧進了12萬遊客。
其實進入美濃之後,花海處處可見,很多人都是剛好路過,看到美麗的花海後,立即路邊停車拍照留念。


除了花海之外,近幾年美濃的農田開始種植一種特別的野菜,名字叫做野蓮。
清晨時我看到許多水田裡耕耘機正好在整田,原本認為是要種稻。


也有這種人力的鐵牛以及辛苦的農民。


很像稻田的水田其實種的不是水稻。


近看之下,好像是睡蓮。


心型葉開著小白花,它就是農民所說的野蓮。


花的直徑約1cm,葉浮水性,長3~10cm,寬3~8cm。


野蓮的學術名稱其實叫做龍骨瓣莕菜,屬於睡菜科莕菜屬。
跟小莕菜及印度莕菜區別是花朵沒有鬚狀毛,花瓣五瓣,中間具有一龍骨狀的花瓣凸起,所以很容易辨識。


原分布在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中國南部。
台灣只見於南部地區,目前植株都來自美濃,是稀有水生植物。
美濃的龍骨瓣莕菜,本來生長在中正湖,因為中正湖水質被污染再加上布袋蓮大量生長,所以導致龍骨瓣莕菜在中正湖消失,不過卻在附近的農田出現,因為有食用價值,所以被美濃人大量種植,以野蓮的面目出現人們眼前,間接復育了這種稀有水生植物。

拿印度莕菜來比較比較。



採野蓮時,農民必須穿青蛙裝下水,將野蓮連根拔起,水有多深,野蓮的莖就有多長。


南部的艷陽下,採野蓮必須準備1000萬的遮洋傘。


水很深吧!野蓮開著好多的小花。


美濃的人字山與野蓮田合影。


到美濃一定要去吃板條、菜封、客家小炒。我們還特地叫一盤野蓮來吃,吃野蓮是食用它的莖部。
至於口味如何?見仁見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laucip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