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是野鳥的天堂,每年冬天,北方的候鳥紛紛到來,所以到金門賞鳥是賞鳥界的盛事。省鳥會剛好在招團,機會難得,早早報名參加。

三天的行程如下:

第一天  1/27
上午:乳山遊客中心---沙崗農場---雙鯉湖遊客中心---慈湖東漁塭---李光前將軍廟---午餐
下午:洋山海堤--官澳(馬山三角堡)---金沙溪生態步道---林試所---浦邊

第二天  1/28
上午:小金門(九宮坑道---凌水湖---上林海灘---烈女廟)
下午:水頭古厝(金水國小、得月樓)---古崗湖---翟山坑道---莒光樓---南山林道---慈堤觀鸕鷀歸巢

第三天  1/29
上午:浦邊---何厝(王氏家廟)---植物園---中山紀念林
下午:浯江溪口


    一大早坐上立榮航空的飛機,因為鋒面到來,雲層豐厚,飛機高度恰在雲上,整個航程都有雲海伴著我們;第三天晚上回程時看到了整個大台中的夜景,來回航程美景讓人讚嘆不已。


    50分鐘的航程很快就來到金門的尚義機場,遊覽車把我們載到第一站乳山遊客中心,目標是有東方蜂鳥地位的叉尾太陽鳥,叉尾太陽鳥分布於中國南方、海南島及越南,金門也有少數族群,跟蜂鳥一樣都是吸蜜,飛行快速又很好動,所以很難拍到。
    在乳山還看到鵲鴝、喜鵲
、樹鹨(ㄌ一ㄡˋ)、八哥...走了一圈尋找白斑紫嘯鶇沒尋著就前往第二站沙崗農場。


叉尾太陽鳥






雄鳥頭頸有金屬光澤,嘴細長下彎,尾羽末端有尖細延長形成叉尾。





鵲鴝  公鳥
在台灣中部不多的鵲鴝在金門卻是隨處可見。
感覺比麻雀跟白頭翁還多。







鵲鴝  母鳥
這隻不怕人,擺姿勢讓大家拍照,很可愛。





八哥

在台灣幾乎快絕種的八哥,在金門卻是強勢鳥種,到處都是,數量非常驚人。
跟大陸的八哥一樣,屬於指名亞種。





喜鵲
在金門,也是隨處可見。
在台灣常見的大捲尾反而不多。





    沙崗農場的鳥種很多,我在這兒看到我的第一隻戴勝,雖然距離很遠,還是很興奮,猛按快門;一隻魚鷹停在電線桿上享用美食;一隻紅隼公鳥背對著我們;草地上還看到大花鹨、斑點鶇、白鶺鴒;枯枝上棲著一隻金門常見的黑喉鴝。最特別的是在鐵籬上看到一隻中間型的棕背伯勞,大家都很開心。在後面兩天的行程中,我們把普通型跟黑色型的棕背伯勞都蒐集完成了。
    在沙崗農場發生不幸的事,可能是姿勢不良的關係,臨走前發現我左膝的韌帶拉傷了,所以在之後的旅程中,走路都像在刀割,痛苦難當,但最後還是咬緊牙關走完三天。

棕背伯勞  普通型







棕背伯勞
   中間型






棕背伯勞  黑色型





白面白鶺鴒





過眼線白鶺鴒




戴勝
    戴勝在台灣看不到,但在金門算是很普通的鳥類,馬路邊、公園綠地、短草地或耕地都很容易看得到,走來走去邊走邊吃,氣質很像台灣的斑鳩,以長而下彎的嘴啄食昆蟲,很像地上的啄木鳥,所以是農人的益鳥。「勝」在古代是指首飾,戴勝頭頂上的羽冠應該就是命名的由來,當戴勝受驚嚇時,頭上的羽冠會張開,快速的一張一合,非常有特色。




    接下來來到雙鯉湖遊客中心再往慈湖東魚塭走去,這地方的當然主角是鸕鷀;我們還遇到鶴鷸,不過大家有眼不識泰山,以為它是赤足鷸,回到家看照片才驚覺是鶴鷸;這兒的魚鷹很多,腳上常常抓著魚;在這兒見到第一隻玉頸鴉;還有很多水鳥包括一隻白冠雞;斑翡翠跟蒼翡翠都從我們眼前飛過,不過不給拍。



玉頸鴉

同樣在台灣看不到的玉頸鴉在金門是不普遍留鳥。
雖說不普遍,這三天我們卻常看到它。
後頸跟前胸的白色羽毛非常醒目。






鶴鷸
鶴鷸的非繁殖羽跟赤足鷸很像,可以由嘴基來分辨,
赤足鷸上下嘴基都是紅色,鶴鷸上嘴基黑色,下嘴基紅色。
另外鶴鷸的腹部沒有斑紋,感覺比較白。


   


魚鷹
在金門最常見的猛禽應該就是魚鷹了。
這隻魚鷹抓到的可能是很大一隻的吳郭魚。




    下午到洋山海堤看冠鷿鷉,沿路在遊覽車上看到一隻褐翅鴉鵑雄鳥,又大又漂亮。冠鷿鷉太遠,彎彎的脖子及黑黑的身影讓我覺得看到的是尼斯湖水怪;河堤旁邊的木麻黃有很多柳鶯;空中一隻鵟飛過;還有一隻灰蝶露出背部寶藍色的金屬光澤,乖乖地讓我拍個夠,回家後問老師,原來是很稀有的異灰蝶(鐵木萊異灰蝶)雄蝶。










異灰蝶





    離開洋山海堤,來到官澳的馬山三角堡觀測水鳥,這兒的岩石上可以看到蠣鴴、中杓鷸、裏海燕鷗、翻石鷸、灰斑鴴及冠鷿鷉。鳥兒距我們很遠,但是跟著鳥會賞鳥就是有一項好處,會有專人用單筒望遠鏡幫你找鳥給你看,透過單筒,水鳥的倩影清晰可見。





一群飛行的蠣鴴





一群飛行的中杓鷸





官澳的冠鷿鷉比較近,看得比較清楚。





    蠣鴴在台灣也不容易見到,金門有少數族群,是到金門賞鳥必看鳥種。在官澳看到的蠣鴴很遠,不容易拍的清楚,第三天我們在浯江溪口見到很近很乖的蠣鴴,紅色的眼睛紅色的嘴,黑色的翅膀,非常有特色。
浯江溪口的蠣鴴(蠣鷸)





    離開官澳,前往金沙溪生態步道,遠處有幾幢美美的建築,原來是銘傳大學的金門分校,金門目前有兩所大學,一是金門大學,另一是銘傳大學,金門大學在獎學金及優惠福利之下,報到率據說是百分之百。
    來到金沙溪主要目的是要找傳說中的小乖,小乖是一隻很稀有的黑頭翡翠,這天小乖果真很乖,如我們所願地停在枝頭當個稱職的模特兒。





前方木麻黃枝頭上發現小乖,大家一步一步慢慢欺近。


   

小乖--黑頭翡翠

我們這次在金門看到四種翠鳥,包括翠鳥、斑翡翠、蒼翡翠及黑頭翡翠。
除了黑頭翡翠是稀有冬候鳥之外,其他都是留鳥。
所以能夠遇到黑頭翡翠,又這麼乖是很幸運的。







白胸翡翠(蒼翡翠)(這一隻是在第二天行程小金門凌水湖附近拍到的)
    蒼翡翠的數量遠比起黑頭翡翠多,遇到的機會也多。胸部有一白色斑塊,背、翅及尾部帶有金屬光澤的淡天藍色,飛起來時非常亮麗。






斑翡翠  母鳥(這一隻是在第三天行程王氏家廟前拍到的)
斑翡翠最大特色是會定點鼓翅低頭尋找水中獵物,
一見到獵物立即俯衝而下,失敗了重新在空中定點鼓翅。







斑翡翠  母鳥
母鳥胸前有一條不相連的胸帶






斑翡翠  公鳥      定點鼓翅






斑翡翠  公鳥(小金門凌水湖拍攝)






斑翡翠  公鳥

公鳥胸前有兩條黑色連結胸帶





    離開金沙溪,我們去一下林試所尋找白斑紫嘯鶇,不過還是功虧一潰,還好有遇到一隻藍尾鴝母鳥還有一隻很乖的白腹鶇

白腹鶇





藍尾鴝    母鳥





一直到第三天才在中山紀念林看到白斑紫嘯鶇

白斑紫嘯鶇





白斑紫嘯鶇





中山紀念林的鳥好像比較乖,烏鶇、花嘴鴨、黃尾鴝、小水鴨、紅冠水雞都可以拍的很大隻。

烏鶇







花嘴鴨





小水鴨






紅冠水雞



黃尾鴝公鳥





黃尾鴝母鳥







第三天離開中山紀念林前往植物園再度尋找叉尾太陽鳥,結果給我們一隻最大的驚喜,稀有鳥種--銅藍鶲。




銅藍鶲




    最後聽說黑鹳出現在浦邊海邊,車開到海邊,路旁剛有一隻環頸雉探出頭。最後大家在海邊找黑鸛,沒找著卻找到一隻白琵鷺,離開金門後幾天,傳來凌水湖也有五隻黑面琵鷺。

白琵鷺




相關文章

1. 金門賞鳥記(一)
2. 金門賞鳥記(二)
3. 金門賞鳥記(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laucippe 的頭像
    Glaucippe

    我的生活攝影紀錄

    Glaucip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