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我們來到無錫,無錫是江蘇第三大都市(次於南京,蘇州),早期無錫的錫山因產錫而得名,慢慢錫礦產量漸少,後來在錫山的山腳下挖出一塊石碑,碑上銘文寫著:「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無錫因此得名。
無錫濱太湖,太湖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依次是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所謂五湖四海)。小時候唱的太湖船指的就是這兒,還有一首江蘇民謠叫"太湖美",也是歌詠這裡。
無錫這兒有電視劇拍攝的三國城、水滸城...可我們都沒去,我們去的是新興景點"靈山勝境",靈山勝境座落太湖邊無錫馬山秦履峰西側的小靈山上,此處原為唐宋"祥符禪寺"的舊址,1997年完成全中國最高的立佛--靈山大佛,高88公尺,之後又完成九龍灌浴及靈山梵宮,使得靈山勝境變成很熱門的新興風景區。
這是靈山勝境入口,進去之後有一座山水假山,靈山大佛很高大,有「靈山大佛,佛大山靈」之美稱,遠遠就看得到。
無錫濱太湖,太湖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依次是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所謂五湖四海)。小時候唱的太湖船指的就是這兒,還有一首江蘇民謠叫"太湖美",也是歌詠這裡。
無錫這兒有電視劇拍攝的三國城、水滸城...可我們都沒去,我們去的是新興景點"靈山勝境",靈山勝境座落太湖邊無錫馬山秦履峰西側的小靈山上,此處原為唐宋"祥符禪寺"的舊址,1997年完成全中國最高的立佛--靈山大佛,高88公尺,之後又完成九龍灌浴及靈山梵宮,使得靈山勝境變成很熱門的新興風景區。
這是靈山勝境入口,進去之後有一座山水假山,靈山大佛很高大,有「靈山大佛,佛大山靈」之美稱,遠遠就看得到。

因為園區很大,進去後先坐電動車到最後面的杏壇廣場。


從杏壇廣場走218級階梯,沿途有六角古井,七級浮雕,走到頂還可以去摸佛腳許心願,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登頂,小朋友卻樂的在階梯撿零錢作紀念
。
大陸地區有所謂的神州大地五方五佛,在靈山大佛開光之後總算圓滿,所謂的五方五佛分別是東方佛靈山大佛(江蘇無錫)、西方佛樂山大佛(四川樂山)、南方佛天壇大佛(香港大嶼山)、北方佛雲崗石窟大佛(山西大同)、中方佛龍門石窟大佛(河南洛陽)。

大陸地區有所謂的神州大地五方五佛,在靈山大佛開光之後總算圓滿,所謂的五方五佛分別是東方佛靈山大佛(江蘇無錫)、西方佛樂山大佛(四川樂山)、南方佛天壇大佛(香港大嶼山)、北方佛雲崗石窟大佛(山西大同)、中方佛龍門石窟大佛(河南洛陽)。

從階梯往下眺望,前面就是祥符禪寺,往前一點是阿育王柱,左邊是五印壇城,五印壇城的左邊還有一座曼飛龍塔,因為天候的關係,看不到最前面的九龍灌浴。

五印壇城 藏式佛寺 因為時間的關係 沒進去參觀

曼飛龍塔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的佛塔 也沒進去參觀

佛祖觀照下的蠟梅,開在祥符禪寺的周邊。
過年季節在江南,每個地方都可以看到蠟梅花開。

欣賞完靈山大佛,我們坐電車往下,去欣賞九龍灌浴。
相傳,佛祖一誕生就能說話會走路,他向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會開出一朵蓮花,佛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時花園裡出現兩方池水,天空出現九條巨龍,吐出水柱,為其沐浴淨身,這就是建造九龍灌浴的由來。

九龍灌浴節目結束後,六瓣銅製蓮花花瓣漸漸合攏。

梵宮廣場拍下的靈山梵宮



寬敞高聳的廊廳

藻井的燈光變化




廊廳兩側懸掛著十二幅"世界佛教傳法圖"
每一幅都高達12公尺,展示佛教傳播的歷史。











再來是聖壇,是世界佛教論壇的主會場,也是一個劇場

這兒的燈光一樣變化不斷,非常炫麗。
中間是佛祖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

離開聖壇前拍張照,準備吃齋去
相傳,佛祖一誕生就能說話會走路,他向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會開出一朵蓮花,佛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時花園裡出現兩方池水,天空出現九條巨龍,吐出水柱,為其沐浴淨身,這就是建造九龍灌浴的由來。

九龍灌浴節目結束後,六瓣銅製蓮花花瓣漸漸合攏。

前一天導遊曾跟我們說到無錫要吃齋唸佛,果然就在看完九龍灌浴之後,導遊帶我們坐上電車,前往第三個景點"靈山梵宮"吃飯去。然而這邊的齋飯可不是一般的青菜蘿蔔,而是很豐盛的素食自助餐,非常好吃! 更驚人的是在餐前,我們經歷一場非常華麗,讓人嘆為觀止的佛教藝術洗禮。
梵宮廣場拍下的靈山梵宮

我跟姊姊走在這兒拍照,看到這個大悲門,她跟我說一個學校的笑話,說要將手上小杯的飲料變成大杯,請唸大悲咒
進入靈山梵宮必須套上布作的鞋套,因為擔心刮傷了梵宮的地板。

進入靈山梵宮必須套上布作的鞋套,因為擔心刮傷了梵宮的地板。

靈山梵宮其實是世界佛教論壇的會址。一進到裡面就被裡面金碧輝煌的佛教藝術文物所震懾,這是匯集大陸當代知名藝術家和工藝大師合力打造的佛教文化藝術品,包括繪畫、雕塑、書法、木雕、銅雕、景泰藍、琉璃、金銀器等,美侖美奐,作工非常精緻,堪稱無價之寶。我們在這欣賞、拍照,不時發出嘆息,可惜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只能走馬看花,無法細細欣賞。
整個梵宮包括門廳、廊廳、聖壇、會議及餐飲。
在門廳,我們看到很棒的"心經"經文,還有雕工很精緻的大象馱寶瓶木雕。
心經
大象馱寶瓶

在門廳,我們看到很棒的"心經"經文,還有雕工很精緻的大象馱寶瓶木雕。
心經

大象馱寶瓶

廊廳擁有寬闊的廳堂、高大的穹頂,為一拱頂結構,高18公尺,長約80公尺,全部採用楠木雕刻而成。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間的藻井,藻井配合燈光,色彩不斷變化,讓人目眩神迷,旁邊還有四組飛天仕女,或彈樂器,或捧花,非常精緻。

寬敞高聳的廊廳

藻井的燈光變化




廊廳兩側懸掛著十二幅"世界佛教傳法圖"
每一幅都高達12公尺,展示佛教傳播的歷史。







廊廳的盡頭是梵宮的鎮館之寶,主題是『華藏世界』,表現以毘廬舍那佛為中心的佛教極樂世界圖景。整幅作品以琉璃為主材料,再鑲嵌黃金、翡翠、珊瑚、瑪瑙等佛教七寶聖物,其中毘廬舍那佛中心用純金打造。由數十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進行各種寶石玉器的加工製作,全部的製作工藝師人數多達300餘人。




再來是聖壇,是世界佛教論壇的主會場,也是一個劇場

這兒的燈光一樣變化不斷,非常炫麗。

中間是佛祖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

離開聖壇前拍張照,準備吃齋去

全站熱搜